七擒七纵,自古未有
亮曰,虽共谋之历年,今可更惠良规。谡对曰,南中恃其险远,不服久矣,虽今日破之,明日复反耳……夫用兵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,愿公服其心而已。”亮纳其策,赦孟获以服南方。故终亮之世,南方不敢复反。
——《襄阳记》
中间孟获出马:头顶嵌宝紫金冠,身披缨络红锦袍,腰系碾玉狮子带,脚穿鹰嘴抹绿靴,骑一匹卷毛赤兔马,悬两口松纹镶宝剑,昂然观望。
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八*回
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,两壁厢皆是光石,并无树木,下面都是沙土,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,车中油柜内,皆是预先造下的火*,名曰“地雷”,一*中藏九*,三十步埋之,中用竹竿通节,以引*线;才一发动,山损石裂……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,是吾之大罪也。
——诸葛亮
孟获垂泪言曰:“七擒七纵,自古未尝有也。吾虽化外之人,颇知礼义,直如此无羞耻乎?”遂同兄弟*子宗*人等,皆匍匐跪于帐下,肉袒谢罪曰:“丞相天威,南人不复反矣!”
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回

诸葛亮不顾部分大臣反对,毅然提兵南征,而谋士马谡则不愧为诸葛亮的知音,不但赞成出兵,而且还主张用心战之计,降服蛮族,一劳永逸,于是才有了诸葛亮的七擒七纵。然而,历史上并没有七擒七纵,因为无论地点还是从逻辑上看都行不通。据有关人士考证,七擒的地方遍布如今云南省的广大地区,以当时诸葛亮出兵到收兵的时间,是不可能做到这么长的行*路线的。当然,《三国演义》力捧这位千古贤相,对于七擒七纵,当然是不惜大耗笔墨的,整整用了四回多的篇幅来描写这段故事。
孟获*次出场,非常威风。一般来说,《三国演义》一个人能有一到两件有名字的武器、防具或战马已经是了不得的事,大约就刘备、曹*、吕布、关张等人才有,赵云还要抢来的。而孟获一出来,真是武装到牙齿,全身上下的装备都是带名字的。然而出场出得威风,败还是败得十分窝囊,这*擒非常简单,也就《三国演义》*常见的计谋,先让你打胜几阵,*一下,然后在既定地点设个伏,完事。当然,老孟是不会服的。
孟获第二次和诸葛亮对敌则是借助泸水的**,但诸葛亮随便问个土人也就破了法,*后大战还没正式开始,孟获就给自己人绑了过去,如此儿戏,老孟自然不服。第三次,孟获稍微动了动脑子,借助第二次被擒时,看了一遍诸葛亮的营寨,自以为尽知虚实,同时也因为再次被放,借口搜罗宝物进贡回礼,*趁其不备,内外夹击。当然在“神人”诸葛亮眼中,这等计谋简直就是小儿科,结果还是自投罗网,不过也刚好成为孟获不服的借口了。第四次孟获倾巢出动,诸葛亮避其锐气,同时故伎重演,再次诈败,结果孟获再次遭擒。其实,到了第四次,孟获自己的兵力基本全部被耗尽,之后三次都要投靠南中其他势力了。
第五次则比较艰难了,主要是孟获投靠朵思大王,借助秃龙洞四个*泉。这次不像泸水随便抓个土人来问一下就了事,而是要老丞相攀藤附葛,参拜马援的庙,感动庙中山神,受其指引,找到孟获的大哥孟节,才得晓**泉的方法。当双方正要展开大战时,却像第二次一样,孟获等人被自己人(杨锋)抓了。第六次则是孟获搬了木鹿大王,用巨兽兵来打击蜀*,结果诸葛亮早就在出山之前想好了办法,用口吐火焰的假兽克制。至于第七次,则终于*到*的藤甲兵出场,《*》在这里也将藤甲这件利弊皆十分明显的防具引入扩展包——《*争篇》。而诸葛亮用上了当时*为厉害和超前的武器——火*,一次就将藤甲兵灭了种,由于杀戮太大,他自己也折了寿,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不管如何,孟获退无可退,终于投降。
孟获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不知是值得表扬,还是该说他厚脸皮,总之,《*》亦将这个*节化入了技能“再起”,这个技能为孟获带来较久的坚持力,而根据游*测试结果,此技能在一个身份局中基本发动次数约为七次,颇符合典故。
正如孟获自己所说,七擒七纵之事自古未有,心悦诚服的他果然终身不反,而诸葛亮采用心战中的*后一着,不留兵,不留*,完全自治,避免了许多困难,更同时彻底收复了南蛮的心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书中,在蜀汉灭亡之前,南蛮果然不再谋反了。
- 上一篇: *网友讨论姜维命运的克相生相解读
- 下一篇: 推荐地铁跑酷关于完成成就任务的二三事
为你推荐
- 2015-10-14*游戏发现柒周年金银纪念章现货*发
- 2015-10-26*网友解释文*武将技能分析及定位读解
- 2016-01-29*精华解答朱雀羽扇备装*详细解析
- 2015-11-24*网友讨论姜维命运的克相生相解读
- 2015-10-10*新手攻略蓝烟解说国战:霸气神女七连斩
- 2015-11-23**体验手新上路应该知道的几件事
- 2016-07-12*新手讨论开发乱斗模式八人各为其主可行*析分
- 2016-03-30*心得经验内*出奇制胜的必备数招剖析